各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教科信厅函〔2023〕5号),为进一步加强全校师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结合学校第四届“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室安全文化月”工作安排,学校计划开展“未来实验室安全设计师创意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参赛对象
北京师范大学全体师生
二、 作品要求
1.主题要求
“未来实验室安全设计师”创意大赛共有“未来实验室布局”“新型实验室安全装备”“安全逃生路线改进方案”共三个主题,参赛者可选择其一进行相关设计。参赛作品应积极向上,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体现实验室安全理念。
2.内容要求
未来实验室布局:以“实验室布局图”为设计内容,须展现实验室类型和功能需求下的实验室设备与设施的布局设置及安全规范,可参考学校现有的实验室布局进行改进。
新型实验室安全装备:以“实验室安全装备”为设计内容,可为自主设计的新型装备,也可为在原有基础上创意改进的装备,均须展现装备的外形及具体用途,包括使用场景、使用方法等信息。
安全逃生路线改进方案:以“安全逃生路线”为设计内容,须展现实验室及所在楼宇的基本布局,包括安全设施放置点和紧急出口方位等基本信息,可参考各学部院系现有楼宇内的安全逃生路线,在其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改进和规划。
各主题参赛作品均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设计内容和作品说明书(见附件1),二者须展现符合实验室安全要求的设计理念和思路。作品中应具有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室安全相关寓意的相关元素。
3.格式要求
纸质绘画作品:大小尺寸为30cm*40cm(横版)或40cm*30cm(竖版),使用材料和表现形式不限。同时需提供作品高质量清晰照片,JPG格式,要求拍摄照片清晰不变形,拍摄光线均匀,画面无阴影,务必保证准确反映作品色彩及细节,不接受后期加画框图片,作品照片不符合要求视为无效。
软件设计作品:大小尺寸为30cm*40cm(横版)或40cm*30cm(竖版),统一设置为300dpi的分辨率,保存为JPG格式;使用PS软件制作者还需提交psd源文件一份。
4.原创性要求
参赛者务必保证作品的原创性,严禁抄袭、剽窃他人作品等行为,如有发现,将取消该参赛者参赛资格。
5.专业性要求
参赛作品务必保证主题内容的正确性,如有错误,将取消该作品参赛资格。
三、 时间安排
作品征集:11月7日-11月25日
作品评选:11月25日-12月5日
获奖公示:12月7日
四、 赛制说明
大赛将采取30%线上人气投票与70%专家评审的方式进行评比,专家评审将根据作品主题、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展示效果等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综合评分。
五、 奖项设置
大赛将评定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优秀奖12名,参与奖若干。五类奖品设置如下:
奖项 |
奖品 |
参考品牌 |
一等奖 |
开放式气传导蓝牙耳机 |
漫步者 |
二等奖 |
卷尺充电宝 |
脑洞范 |
三等奖 |
LED护眼台灯 |
美的 |
优秀奖 |
记忆棉U型枕 |
顶象 |
参与奖 |
实验室安全主题文创 |
自创品牌 |
六、 参与方式
参赛者须于11月25日24:00前,将参赛作品与参赛信息表(见附件2)发送至邮箱ssc@bnu.edu.cn,压缩包与邮件主题统一命名为“创意大赛+选取主题+姓名”。
发送邮件后收到确认邮件即为投稿成功,如5个工作日后未收到回复,请与实设处联系。
实设处根据要求与可行性,进行初步筛选,通过邮件或短信向作者进行初步反馈,符合要求的作品将会进入评选阶段。
获奖情况将在实验室安全文化月期间,于实设处网站(https://ssc.bnu.edu.cn)进行公示,并在本届实验室安全文化月闭幕时举行颁奖仪式。
七、 版权说明
参赛作品须为参赛者参与创作的原创作品,参赛者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完整著作权。主办方不承担因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参赛者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主办方保留取消其参赛资格并追回所获奖项的权利。
主办方享有对所有提交参赛作品进行审核、再设计、展示、宣传、报道,或其他非商业性活动的权利。除奖品与获奖证书外,主办方不再支付创作者任何其他费用。
凡提交作品参赛,即被视为接受本声明,主办方保留对本次比赛的最终解释权。
联系人:杜老师 联系方式:58806652
附件1:“未来实验室安全设计师”创意大赛作品说明书
附件2:“未来实验室安全设计师”创意大赛参赛信息表
实验室安全与设备管理处
2024年11月6日